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Tragus racemosu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锋芒草
Tragus racemosus (L.) All.
中国植物志>> 第10(1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锋芒草属 Tragus

1.锋芒草(种子植物名称)大虱子草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41:1-6.

Tragus racemosus (L.) All. Fl. Pedemont 2: 241. 1785; Dest., Fl. Atlant. 2: 386. 1800; T. H. Wa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1(1): 132. 1951;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739, 图686. 1959 (emend. auth. nam.); 秦岭植物志1(1): 173, 图137. 1976.——Centhrus racemosus L. , Sp. Pl. 1049. 1753.——Lappago racemosa Honck. Syn. Pl. 2: 780. 1792.——Nazio racemosa Kuntze, Rev. Gen. Pl. 2: 780. 1891.

一年生。须根细弱。茎丛生,基部常膝曲而伏卧地面,高15-25厘米。叶鞘短于节间,无毛;叶舌纤毛状;叶片长3-8厘米,宽2-4毫米,边缘加厚,软骨质,疏生小刺毛。花序紧密呈穗状,长3-6厘米,宽约8毫米,小穗长4-4.5毫米,通常3个簇生,其中1个退化,或几残存为柄状;第一颖退化或极微小,薄膜质,第二颖革质,背部有5(-7)肋,肋上具钩刺,顶端具明显伸出刺外的小头;外稃膜质,长约3毫米,具3条不太明显的脉;内稃较外稃稍短,脉不明显;雄蕊3枚,花柱2裂,柱头2,帚状,均较简短。颖果棕褐色,稍扁,长2-3毫米。染色体2n=40(Avdulov,1928:Parod,1946; Delav, 1947; Dewer,1954b)。花果期7-9月。

产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(西部)、云南;生于荒野、路旁、丘陵和山坡草地中,最高海拔可达3 000米。全世界温暖地区均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南欧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0(1)卷 132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41:1-6.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